【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第10期,“成思危先生追思会”暨“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
题记
2015年7月12日0时34分,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成思危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0岁。7月25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举行了“成思危先生追思会”暨“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研讨会,这也是“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第10期。
在会上,大家缅怀了成思危先生的生平与人格,对成思危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回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教授、张维迎教授、黄益平教授分别致辞,徐建国、石敏俊与杨海珍三位教授进行圆桌对话,成老之子成朋先生做了题为“我的父亲成思危”的演讲。大家齐聚朗润园,追忆成思危先生,探讨成思危先生生前学术的所思所想,探究成老一直关注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与法治问题,于缅怀中传承。
林毅夫:秉承先生精神遗产,实现民族复兴大业
林毅夫教授在致辞中说,成思危先生于他亦师亦友,成老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值得尊敬的前辈,他的一生当中确实也是坎坎坷坷,起起伏伏。他曾经受过很多委屈,但是不管怎么样的委屈,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永远不改初衷,也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贡献他的力量。
林毅夫教授回忆了自己与成老的交往,觉得成老一直用他的真知灼见构建中国的发展,而处于一个变动的社会,走在时代与政策的前面,用我们的真知灼见贡献于国家社会的发展,坚持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不容易。林毅夫教授说,作为一名学者的成思危先生,从不把自己摆在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他只是从一个学者出发,提供他的智慧,支持我们的活动,关怀后进。
林毅夫教授说,走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坎要经过。成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成先生给我们最大的遗产就是以成先生为榜样,激励我们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激励我们作为知识分子贡献国家民族我们的真知灼见,而且来鼓励更多人参加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我们要是能够秉承成先生的精神遗产,继续沿着成先生的道路前进,今天成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成先生永远在我们的心里!”
成朋:“未引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
成思危先生的儿子成朋先生回忆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来自父亲的诸多教诲,认为父亲不仅是慈父、良师与益友,更是做人的榜样。“父亲一生以学者自居,从来也不是自认国家领导人,他最喜欢别人叫他成教授,而不是成委员长。他一直非常非常勤奋,写了很多很多书,他的严谨治学,认真勤奋激励了我。”
成朋先生说,父亲在去世前一个月的生日时写了一首诗,其中的两句是自挽联——“未引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在儿子心目中,这两句基本上是父亲一生的写照,高度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最后两句“功成名就应无憾,含笑扬眉对苍天。”的确如此,父亲走了,对自己而言是失去了一个慈父,良师,益友和榜样;对中国而言是失去了一位慷慨陈词,鞠躬尽瘁的政治家和著作等身的学者。“可是父亲走的无憾,因为他儿女们都已经成才,家庭幸福;而父亲为之奉献一生的国家现在也是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成朋先生祈祷“原父亲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保佑中国!”
黄益平: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黄益平教授在缅怀成思危先生的同时,也从学术的角度与成先生展开对话,将其作为对成老的另一种追思方式。黄教授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上,自己的基本结论与成老的结论是一致的——人民币国际化非常重要,我们也要稳步推进,但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着一蹴而就。
黄教授分析道,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简而言之,人民币国际化最后能不能成功,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是别人决定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制度、政策、甚至经济实体上的改进。主要分为三类条件,第一类条件是经济规模的调整,以使经济非常开放,使国际经济活动非常活跃,提高其它国家使用人民币的可能,进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第二类条件是市场和流动性。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有其它国家使用人民币的基础条件,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很大的市场,要有市场的深度,要有流动性,要有各种产品。第三类条件则是制度上的保障。要保护产权,保证经济自由度,要有各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以利于金融决策。
圆桌对话:成思危先生的为人为学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石敏俊教授认为,成先生的家国情怀给了我们很多感触,无论在公开还是私人场合,他总是将国家、民族和社会放在首位来考虑问题。成老求真务实的精神也颇为感人,石教授回忆,成老多次讲过,他从政的基础是治学,成老多次强调“要讲真话,不讲假话,少讲套话”。在他身边工作的,还有在他门下学习的门生,受过成先生恩惠的人很多,成先生提携后进,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自己在成先生身边工作了十年,有很多的收获和帮助。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与统计系系主任杨海珍教授回忆起自己在中国民族建国会的工作,每一个民建会员谈到成老,都满怀爱戴,将成老一直视为精神领袖。杨教授将成先生给自己的教诲分享给大家,成先生说“做人要正直,做事儿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唯书,要实事求是;不因上级指示改变观点,不唯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徐建国教授表示,尽管自己并没有与成思危先生打过直接的交道,但自己的研究与成先生近来所关注的问题大有关联。首先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与成先生的观点相同,徐教授也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细致研究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其次是关于资本开放的问题,徐教授相信,尽管并没有与成先生直接交流过,但在研究方法上应当与成思危先生相似,即用一系列严谨而细致的分析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把问题研究清楚,而非借用既有的理论框架生搬硬套地解释中国问题。当我们切实地考察了真实世界中的经济时,就会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其实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同时也不能轻易断言开放就一定好,开放是具有多面性的,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最重要的方面是金融本身要稳定。徐教授总结道,成思危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对新的事物总是保持着好奇心,总能很快地进入思考,还与门生们一起工作,自己作为经济学的后进应当认真学习成先生的精神。
张维迎:直言纵论天下事,只为理想不图名
成思危先生去世之后,陆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悼念活动,张维迎教授认为,“这不是因为他的官大,而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是因为他的学术贡献,甚至他的语言风格”。
张维迎教授在得知成老去世的消息后写下如下诗句:
书香门第一书生,身居庙堂两袖清。
直言纵论天下事,只为理想不图名。
在张维迎教授看来,成思危先生是一个书生,尽管位置很高,但真的是两袖清风,他慷慨陈词尽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他尊重领导,但不迎合领导,承认现实而不迁就现实,这也是成老的名言。
2008年,在北京大学的一次经济学家谈改革的会议上,成思危先生讲到,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他既总结了过去改革的特点,也讲了未来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其中提到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他说,尽管我们现在理论上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实际上改革的路还有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