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山,北大国发院dps15金融管理博士生在读,中建协认证中心董事长、海德国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欧云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曾在建筑业工作多年,现在主要在认证检测行业工作。致力于通过标准、认证、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企业与行业发展。
如何学习?是每个人面临的问题,我们读书,自省,向老师学,在实践中学,作为管理者,你还在带队伍,还在教。已致深秋,不由想起宋代大家朱熹的一首诗:
劝学诗 /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老师与学生,从古至今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师傅带徒弟,成就了无数千秋功业,也留下了众多师徒反目的江湖故事。远得不说,普京舍命救恩师不但没有引来杀身之祸,还获得了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赏识与信任,成就了一番霸业。联想最近将40多个项目打包卖给了融创中国,柳传志曾经将自己的爱徒孙宏斌送进大牢,如今这笔生意真的是看得出什么是胸怀了。反之,最近郭德纲和曹云金师徒的互撕,不断抢占新闻头条,实在不值得称道。这次读的这本书里提到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伟大的师生啊。师徒关系,无处不在,不仅仅是你在上学时。你工作了,创业了,你都需要导师,你也同时是学生。师徒关系不仅代表了学术传承,更多的也是袍泽之情,门第之恩,派系之谊。
第一部分:最打动我的第3章《怀恩师》
一个国庆长假来读书,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这次读的书是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回忆录《旁观者》,是杨壮教授给我们布置的一次作业,我们10月10日还组织了一个读书会,是博士班张冬贵同学发起的,讨论大家读这本书的心得。
这本是是1979年出版的,是德鲁克先生的自传体回忆录,反复读了几遍,从他的儿时记忆开始,一直到成长的经历,以及学术研究主要观点的形成,从欧洲到美国,时间跨度之大,内容涵盖之广,思想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写整本书的读后感,有点无从下手,就选印象最深的第3章《怀恩师》这一章谈谈最为深刻感受。
我们都有读书的经历,也都遇到过很多的老师,哪些老师对你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呢?或者你早已学有所成,又教出多少有成就的徒弟呢?德鲁克先生在这一章的开篇这样写到“我见识过一流老师的教学风采,也见过几个相当伟大的导师。然而,在教过我的导师当中,我认为一流的只有两位,也就是我小学四年级的老师——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他们不仅称职,更是杰出的教师。然而,她们还是没有教会我该学的东西”。看了这段话,德鲁克先生对这两个老师评价很高,但是这两位老师没有教会他该学的东西,这就把我们的思维带入了一个哲学层面的思考:教与学的问题。
什么是好的老师?
什么是好的学生?
老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老师该怎么教?
学生该怎么学?
作为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对以上问题的阐述,特别是从他自身是经历,从真实的人物中所表折射出来的智慧与真理,值得我们学习、深入思考和实践。下面我就把这些观点试着进行一些归纳,发现作为领导者,“教”和“学”其实不可分离,你一直在学,也一直在教,如果真的想明白这件事,那一定意味着突破。
1.管理者应该减少空谈,动手能力很重要
德鲁克先生的小学老师苏菲,要求所有的男生都要学会缝纫和烹饪。要求所有的女生学习使用工具,维修东西,尽管这一点遭到很多家长的反对。后来这位老师让德鲁克给他的母亲做一个木头的凳子,尽管最后的作品还是不尽如人意——始终是四条腿不是一样长。直到他给他的母亲做了一直羽毛笔,总算是发挥了他手工艺方面的最高水平。
我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恰好我也会缝纫和烹饪,是和我的母亲学的,当然水平未必非常高。我自己上小学一年级的书包是自己用父母结婚时的“蜜蜂”牌缝纫机做的,小学时期,可以给弟弟妹妹做饭,母亲不在时让他们不至于挨饿。这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因为自己能够动手做饭,就慢慢培养了自信心,凡事可以自己动手解决,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正如德鲁克先生后来所述,虽然手工做的水平不高,但是培养了他一生对工艺品的审美的水准,以及看待事物的独特视角。这就是他所著自传名为《旁观者》的缘由之一。
所以,老师要教学生的,最重要的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决定了他的决策和行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老师的为人之道与治学方法。我在年初给海德集团的年轻员工培训时提出了一句话,“心中有梦,眼里有活”,所谓再高的水平,如果不能从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所有的管理,都是一句空话。
2.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工作纪律和组织能力
德鲁克先生的小学校长埃尔莎老师,要求德鲁克练习书法,对字迹的要求很高。更为重要的教给学生的是工作纪律和组织能力。严谨的学习计划、不停的测验和考试,那个时候就让学生为自己评分,并和同学相互打分。考了三个星期后,她和学生们单独会谈。
“来,坐在老师旁边。告诉老师,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表现的比较好?”
于是德鲁克先生告诉他。
“现在,再说说表现不好的地方吧。”
后来这位埃尔莎老师,逼着德鲁克的父亲送他去上书法学校,帮助德鲁克订立学习目标与计划,鼓励他坚持努力,就可以名列班里是中上水平了。后来德鲁克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在二十一二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敢于不断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突破自己的边界,才是人不断成功的重要特质。
埃尔莎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比较中肯,对学生弱点的指出也切中要害。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够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法。所以德鲁克先生说她是典型的苏格拉底学派。这其实何尝不是管理者平时每一天的际遇呢?管理者应该能够提升下属的能力,协助他们制定提升的计划,以及其他完成任务的必要补充,也是领导力体现的重要方面。
对于个人能力提升,订立目标,有纪律,擅组织,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是弥足珍贵的品质和能力。事实上,我们身边有很多有才华的人,正是因为缺少纪律,最终一事无成。
3.教书是一种天赋,学习是一种技巧。对于管理者,两者同样重要。
好的老师的共同特点是热情、负责。看到学生的进步,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从苏格拉底时代至今,两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辩论“教”与“学”到底是属于“认知的”还是“行为”的范畴。其实中国的智慧可能更能够解释其中的奥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唐代韩愈在《师说》对老师与学生关系的阐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视角。“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都是中国古代对于“教”和“学”的思考与表达,更多的是对于如何“学”的。
德鲁克先生所述的苏格拉底方法,并不是“教”的方法,而是“学”的方式。他认为老师教的不是“学科”,而是“学习方法”。这个理论倒是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个平庸的教师,可以教出顶级的学生来了。因此德鲁克先生并不完全认同西方的教育方式,因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就是建立在诡辩学派(苏格拉底学派所反对的)基础上的教学体系。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印度文里的老师,就是“宗师”,即灵性的导师。日本人所说的“先生”,就有“大师”的意思。过去的100年来,由于我们更认真的研究“学习”这个课题,重新体会苏格拉底的话。我们发现,学习是植根于每个人身上的,人类及所有生物都是照着一定方法学习的“学习体”。
4.德鲁克先生在这一章“怀恩师”中所写的内容,有很多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实践的观点和话语,在这里做一梳理:
埃尔莎老师,能够在一周内记住所有小朋友的名字、特色,对每个人的唱出了如指掌;
埃尔莎老师每周结束她都要和孩子面谈,对孩子写字要求很高;
苏菲老师,要求男孩子要会缝纫和烹饪,女孩子要会使用工具,修理东西;
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wilhelm august froebel)认为小学教育应该包括工艺;
德国犹太哲学家布伯(martin buber)的早期书中,提到过一位犹太智者所言:“上帝造出来的人多会犯下各式各样的错误。不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看看别人是怎么做对的”;
好的老师会激发学生学习。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并非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天赋,而是凭借这一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正如埃尔莎老师,她能够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并为他们立下近期与远期的目标,让他们更上一层楼。然后,再针对每个学生的弱点下对策,使他们在发挥长处的同时,不至于收到弱处的牵制。这些老师还使学生从自己的表现中得到相当的回馈,进而培养自律、自我引导的能力;
好的老师认为该给学生的主要奖励就是满足感和成就感。他们并没有“教”学生,而是为他们设计出学习方法;
本宁顿学院里学生公认的最杰出的老师,研究但丁的名家弗格森(francis ferguson),是一位杰出的课程设计者。学生一走出她的课堂,眼中无不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不是因为弗格森说的或者做的,而是为他引导他们说出来或做出来的;
另一位在教学方法上卓然有成的陶艺家穆瑟西欧(hertha moselsio),是个高大的德国女人,坚持无懈可击的技艺,并要求学生不可因现在的成就而自满,一定要力图突破;
天生的老师和利用教学法的老师又一个相同点:他们都非常负责。
第二部分:影响和反思
杨壮教授推荐的这本书,的确非常有深度,应该说对自己的影响深远,反思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会持续影响自己的方方面面。
对于工作的影响和反思
德鲁克先生是管理大师,这本书让我更为生动的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特别是每个影响过他的人。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每一天看起来很忙碌的状态,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已经不年轻了,好像一直都很敬业与拼搏,但是似乎还是没有想清楚更深层次的东西。在不断的思考后,我已经开始重新梳理公司的战略,在公司转型以及突破方面找到了准确的方向,那就是你能够以旁观者的心态,来审视你自己的公司,就会发现独特的价值和必须要摈弃的东西。
对于生活的影响和反思
应该说,这本书的很多人物,老奶奶、苏菲、赫姆,都有传奇而丰富的人生,反思自己,年轻时似乎是为父母,中年时为家庭和身边的人,似乎没有为自己做过什么。我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里的一个重要反思,就是哲学层面的思考,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后都会归于尘土。我自己认为,人的快乐源于发自内心的爱,有爱你就能够去帮助别人,以感恩之心,行善良之事,自己就会快乐。价值观通过这本书,得到了进一步的梳理和清晰。
对于社交的影响和反思
佛教中有一句话,叫做“分别心”。我最初的理解,就是我对“甲”和“乙”,应该以同样的态度,不应该有分别。这本书读完,使我认识到,我也仅仅是那个“丙”,才理解了什么是爱人如己。从社交来说,我是一个不太喜欢热闹的人,有时甚至比较封闭。顺其自然,道不同不相为谋是我的原则。时下价值观是比较混乱的,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时会让你觉得很失望,但是自己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初心,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