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mba学生大使介绍:姚兰,北大法学院法学学士、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士、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2009级北大-vlerick mba项目在职班校友、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mba项目2021-2023校友大使。曾先后服务于上市公司、知名律师事务所、股权投资基金及互联网公司。现任菜鸟网络总法律顾问,负责并购、跨境法律事务、综合公司法务合规及管理工作。
“2019年我们班级举办入学十周年庆祝活动时,大家都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从未感觉大家已经分开快十年。”姚兰说,“在国发院读mba,我收获了受用一生的财富。”
初入社会:第一份工作确立职业方向
本科毕业后,姚兰加入了一家金融投资领域上市公司的法务部门工作。第一份工作对她影响很大,正是在那里工作的六年确立了她未来十几年都在金融和投资领域工作的方向。期间她也完成了从“职场小白”到“社会人”的转变。 在完成职场第一步后,姚兰发现持续的积累是快速成长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她在职场生涯的每个工作机会,都会坚持五年左右的时间,获取足够的积累。
职业成长:专业和管理并重
随后,希望进一步打磨专业技术的姚兰进入律所工作。她的目标非常清晰,打磨专业能力,锻炼管理能力,未来将从律所再转回公司,成为一个规模企业的法务负责人。因此在律所工作的四年时间里,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她也不断关注并理解领导做决策的方式和原因,并进行深度思考。在律所工作的后期,姚兰经历了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转变,除了特别重大的项目需要汇报合伙人外,她已经可以作为团队领导者独立地提出判断和做出决策。
挑战极限:在最忙的时候选择mba
在工作近十年之际,姚兰希望能够寻求阶段性的突破。于是,她义无反顾地在最忙的时候选择了读mba。姚兰说:“我希望测试一下自己的极限状态。而且当时已经三十岁了,担心再拖下去会有更大的工作变化或者家庭的牵绊。”下定决心后,她立刻在当年六月开始申请国发院mba,经面试与考试之后成功被录取,同年八月入学读书。
进入国发院mba后,姚兰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不延期任何一个科目、按时毕业。也许这个目标不算高,但对于姚兰来说,同时兼顾学习、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姚兰回忆:“当时工作比较忙,经常要赶作业。我甚至带着打印机去教室,赶完作业就马上打印出来。出差也是常事,有时候连续出差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只能周末飞回北京到国发院上课,周一再飞去出差的地方继续工作。”在积极地面对挑战之下,姚兰最终实现了如期毕业。
姚兰把读mba看作是对精力毅力体力的磨练,也是挑战自己极限和边界的机会。“那时候真的不够睡,于是我养成了任何情况下都能睡着的功力——飞机上、火车上、甚至是周末老公送我去上学的路上。”姚兰说,“在这种极限中我也逐渐意识到,所有的困难都是有解决办法的。”或许这也正是挑战极限的意义——探索自己的潜力,在不断超越中突破自己。
在mba收获一生受用的财富
2019年,姚兰所在班级举办了入学十周年庆祝活动。这次活动上,他们邀请到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一堂课,并且就几个创业的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那天,姚兰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在国发院mba的学习时光,大家彼此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对知识的渴求仍如当年一样热烈——好像大家从未分开过。
姚兰认为:“国发院mba的读书经历会是一生受用的财富。”当初选择这里时,除了自己是国发院经双校友的身份之外,国发院mba全英文教学的模式也深深吸引着她。她说:“我意识到中国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但自己的工作场景和环境没有足够的国际视野,国发院的mba课程正好对我是非常有意义的。国发院mba的师资中西结合,除了语言层面的提高之外,当面对国外老师们的授课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底层逻辑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真正能够与外国人打交道、了解他们深层次文化、视角和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当然,进入国发院mba学习后,姚兰的收获远不止这些。“首先是技术层面的收获——财务、金融知识的梳理、学习与积累对之后工作的判断与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她和投资总监们探讨投资项目时会出现不理解他们商业逻辑的情况,但“没有人有时间给法务普及商业逻辑。”所以获取必要的商业和财务知识后,再与同事一起开会讨论时,那些课上所学统统派上了用场,不再觉得跨部门沟通有障碍,因为她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商业的逻辑和核心本质。
“知识本身还并不是mba的精髓,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国发院mba让我学会如何去用商业的本质来解决具体的工作问题。”读mba后,姚兰养成了一个习惯,当遇到法律问题时,会先让团队从商业底层逻辑去考虑,先明白商业逻辑在哪里,从而在探寻商业本质与目的的基础上,解决法务面对的实际问题。
在国发院mba,不同职业背景的同学们之间毫无保留的交流与分享也让姚兰收获颇丰。她提到,在班级自发组织的分享活动中,有同学分享了“如何争取资源”的话题,让姚兰很受触动。“一直在做法务工作,考虑问题的角度都是如何解决专业的问题、怎样给出更好的可执行的建议,但从未想过很多事情究其根本都是资源。几乎每个来读mba的同学都希望学习管理,而管理的核心其实就在于如何争取以及利用资源。”
国发院mba毕业之后,姚兰班里很多同学选择了创业,同学们会帮助创业者出谋划策,经常一讨论就是一两个小时。虽然这些项目最终不一定都能成功,但创业同学坚持的态度令姚兰非常敬佩。“这些都是工商管理的实践案例,我们可以从这些同学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甚至有些创业项目失败原因的总结,也能引起很多反思。”姚兰说,“与同学们在课堂之外的分享与讨论,比单纯的课堂更加鲜活。”
两次转换赛道:mba给了我足够的底气
姚兰说,加入国发院后,自己职业发展的每一步都验证了当年在mba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也是正确的,“所有这些经历,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入学后不到半年时间,姚兰就迎来了新的工作机会。这次机会让她加入了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回到了内部法务的职位。“我觉得自己选择mba的时机很好,”姚兰说,“在转换职业方向之前就开始读mba,所有学到的知识,如沟通管理、决策管理等都可以立刻付诸实践。由于过往经验与知识的储备,这一次职业转换她很快上手,并且获得了老板的认可。老板会把我当作一个懂商业、可依赖的专业人士,甚至在我离职后,有些事情他还是会打电话跟我确认。”
工作近十五年时,姚兰本打算给自己一个gap year,也好停下来思考一下未来的规划。然而在休息半年左右时她便收到了阿里菜鸟的工作邀请,再三考虑之下,她认为这次的机会值得争取和抓住。于是只休息了七个月,姚兰便决定举家搬迁到杭州——这是自小生长在北京的她第一次移居外地,而且就在前一年,她的小孩刚刚出生。
从专业的法律行业跳到投资行业,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大的转向;在三十五岁之后再次转换赛道进入更大压力、更高强度的互联网行业。在国发院的学习让她对两次赛道转换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校友分享会上,她这样说道,“国发院mba的经历让我更有底气能够果断在不同赛道做切换,也让我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就在前段时间,姚兰迎来了自己在阿里的五周年庆祝,并收到了公司颁发的纪念戒指。活动现场,合伙人发表讲话提到:“总说在互联网行业35岁就会失业,实际上被裁一定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能力。”这恰恰触动了姚兰的思考——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经历有信心,那么年龄不是问题。只有年龄和经历值不匹配,年龄才会成为问题。因此她认为,想要尝试新领域的同学不要被年龄绊住手脚,只要你有足够的准备,就可以大胆尝试。
面对新环境,我们的下半场在哪里?
当下,国际国内的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巨变之下我们的出路与未来究竟在哪里,这是所有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姚兰认为,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多线程、不确定的复杂问题。应对变化,首先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必要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基础认识——这样的知识储备是做出分析的基础。其次,还需要看清自己所在的赛道,或者是想要加入的赛道发展和原来赛道的区别。
最后,姚兰建议,工作七、八年之后就可以开始深入思考,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专业人士还是向管理方向发展。如果打算成为专业人士,需要做专家型的准备,不管哪个行业都是有顶级专业人才的。如果打算从执行者到管理者,则需要关注你的领导是如何处理问题与做决策的,这需要有意识的准备,对商业体系底层逻辑的理解和学习非常必要。这也是为什么在三十岁左右大家都会考虑去读mba,因为要先有知识储备,才更能好地理解商业底层逻辑,这是成为一个管理者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