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mba学生大使系列】刘苒:坚守“四大”15年 ,在“围城”外绽放 -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mba新闻

【北大国发院mba学生大使系列】刘苒:坚守“四大”15年 ,在“围城”外绽放


北大国发院mba 2020-2021学生大使介绍:刘苒,北大国发院2019级北大-vlerick mba 项目在职班学生。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学士。自本科毕业后进入四大工作,从业超过十五年。从毕马威华振会计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高级经理,到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交易咨询总监,十几年间不断寻找、挑战、突破新高度。

 

 

“在‘四大’工作超过15年,一直顶着巨大的压力,每一天都面临着新挑战。在一个个项目中看到初创公司或者细分赛道头部公司的成功故事,是对我最大的吸引。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还原数字背后的商业逻辑和商业故事,为投资人带来价值。”刘苒说。


“不疼就没法生长”


按照家人的建议,刘苒原本应该是先努力考入工科本科,工作两三年后读一个mba,然后进外资企业工作。但人生轨迹往往并不能够按照设定进行,刘苒高考考入了人大的会计系,本科毕业后,几乎没有犹豫便加入了毕马威(kpmg),成为了“四大”人。 
 

“‘四大’人的特质就是专业度极高,因为‘四大’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如此。”刘苒说,“或许这也是最初吸引我加入的原因之一吧。我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希望自己的工作一直能有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份工作中对接的客户每一年都会有变化,因此对工作方式的要求也是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挑战。正因为如此,这么多年来她总是会让自己沉浸其中。
 

刘苒清晰地记得,刚刚升任经理时她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大挑战。“从员工到管理者,突然要面临项目交付的压力以及与客户和领导沟通的压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新的知识、专业、技术多重考验一齐加注。开始的半年时间里,我几乎没有一天完整在家,我甚至不知道外面的天气是下雨还是下雪。有时候凌晨从办公室走出,看到湿漉漉的地面才后知后觉,’哦’,应该是下过雨了。”刘苒回忆那时,觉得自己能跨过这个坎就算成功了,但事实上,即便过去这个阶段,往后的每个阶段都不会那么轻松,“总会有事情逼着你成长。”
 

而当做了十二年审计工作时,刘苒却开始犹豫。“开始觉得似乎越来越能看到自己的职业天花板。”在过去的十二年里,无论是行业、客户,还是项目类型、不同职级带来的工作内容挑战,她都能感受到成长。但这一年,一切好像有所停滞,她开始反思,也进行了一些沉淀与探讨。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转到咨询部门,接受新的挑战。“咨询的工作强度比审计更大。”



何以能在“四大”坚持那么久?面对这一问题,在“四大”深耕超过十五年的刘苒答道,“在这里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而且是正向的成长。” “四大”的苦与累人尽皆知,一边是忙成陀螺也干不完的项目,一边是层层业绩的考核压力。人员流动性强也是业界默认的定律。“虽然疼,但不疼就不会成长,只有在一些事情上痛苦了,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变,然后努力继续坚持下去,再转回头时才会发现自己变得不一样了。”
 

正如后来升任总监后的她总是对后辈们说:“刚晋升经理这一年也许很难,但我期待看到你们蜕变成蝶的那一天”。


“即使加班也要回到园子”

 

事实上,在“四大”工作的前几年,刘苒并未有意识地额外学习。一是自主时间确实有限,二是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以及不同的新项目带来的挑战和刺激能让人快速成长。但当晋升为高级经理、总监时,当每一天每一件事都是在输出时,当日常工作与琐碎细节占用了大量时间时,当公司合伙人谈及市场和宏观经济方面的内容而自己却不能完全领悟这些更有深度的经济现象背后的涵义时,刘苒深深感受到了知识的匮乏,她觉得应该要读书了。恰好有机会跟随认识十多年的老友(bimba校友)听了国发院的讲座,那次经历似乎一下击中了她内心的需求。

“宏观经济和大格局,这些都是我青睐国发院的地方。”刘苒说,有幸听到林毅夫教授、周其仁教授等国发院大师的讲座,体会十之一二,都足以让我受益匪浅。国发院是一个在宏观经济学院里的商学院,这样的知识厚度的土壤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是深厚的底蕴、思辨的共识和持续的成长。“我相信这里吸引的都是同样特质的人,大家在一起可以共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第一次踏入朗润园,刘苒便从心底生出不一样的感受。“来到朗润园,这种相对隔离的状态,可以让自己放空,和同学们一起听课、一起探讨、不断吸收,这种环境的影响非常之大。”刘苒说,就算再忙,哪怕周末加班,也一定要回到园子里,这里仿佛是精神的栖息地和补给站,短暂的停歇便能够给未来的一周带来无尽的能量和动力。


 

受用五年甚至十年的收获


在开始读mba或者更早之前选择mba时,刘苒并没有想过,这次读书的经历能让自己收获如此之大。她回忆开学上第一门课之时,教授分享了参考书单,大家都很焦虑,课间时遇到了mba中心的mary老师,mary老师的一番话让大家慢慢静下来。老师说,mba搭建的是一个平台,给到知识的链接和通道,这里能够帮助大家打开一扇门,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和侧重。更多的探索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消化与体会。刘苒的感受是,在国发院只要细心体会,处处都是金句,句句都能有所启迪。
 

对于工作忙碌的刘苒来说,选择了在职班,就意味着挑战更高的难度。那时候参加宫玉振老师的“盛世领导力:丝路游学”现地教学课程,无论参观还是讨论,刘苒都全部参与。因为要一连外出几天,工作不能耽搁,于是晚上所有的讨论结束后,她才开始安排工作与讨论会,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不少同学忍不住问刘苒为何坚持要来,而刘苒说,“我当然要来,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我必须要遵循内心的想法和真实需求。这一趟,值得!”



在国发院mba,刘苒认为中外老师带来的是不同层面的感受和启发。“海外老师有很多‘硬课’,包括数理统计、策略管理、hr管理等,大都具有实操意义,提供的是技术层面的工具。老师们的敬业程度尤其让我佩服,疫情期间,往往是欧洲时间凌晨两三点授课,那种对学术的热情足以让自己学到很多。而中方老师,则更多的是大格局的影响,我能从中感受到力量。” 

刘苒提到了傅军老师的“国家、市场与公司”课。这门选修课此前并不在她的所选之列,但经不住同学的强烈推荐,刘苒特地改调了选修课。最初上课时,傅军老师高屋建瓴的带着大家“俯瞰”和“巡航”。起初,大家都有点懵,随后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大家都各有感悟。傅军老师分享了自己写的三个案例(小岗村、乡镇企业和春天的故事),让大家用roleplay(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探讨,不仅要看进去每一个角色,更是要还原和感受人物在当时历史环境背景下的状态,比如为什么会这样表达、有什么样的需求、以及这样做之后又是如何做到制度创新。

 


“醍醐灌顶。”刘苒总结到,“这堂课绝不止是学术学习,更是思维方式、自我认知和价值体系的调整,可以受用五年甚至十年之久。”


带来更多的力量


 mba读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便是同学间的互动。刘苒认为自己所在的gl组(global leadership课程组成的小组)便是最好的例证。组内成员9名,其中5名是职场里打拼很久的人,余下的则是活力满满的90后。“我们交流时会发现,大家对于课程和知识有着不同的感受。”她感叹,“国发院的课程设计得真不错,无论哪个年龄的受众都能产生共鸣和反思。”刘苒提到,年龄阶段的不同,因为经常性的互动,总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中年危机与职场迷茫——我们都面临着职场中不同的难题。”刘苒分享道,现如今,90后群体逐步在职场中崭露头角,怎样去了解90后的真实想法?“我们会和同组90后同学真诚地探讨,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而相应的,他们也会问我们作为领导的考虑和需求。一来一往,大家就更加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未来可以改进的地方。”不同于同事关系,作为同学,大家往往能够更坦诚和信任。而作为“领导”与“下属”的角色感知,交流互动,更是可以通过相互的反馈获取真实信息。



处在咨询领域的刘苒,一直都在与各个行业有交集,因此不少同学都愿意来找刘苒聊聊,听听她的所见所闻所感。但对于刘苒来说,了解并不等于专业,有很多不熟悉的领域都有待探索。班里的一位同学的工作聚焦在数字营销投放方面,疫情来之前刘苒曾与同事一起做项目,但关于广告方面的了解不是很多,便请教这位同学。过程中感知到这位同学在广告的宣传投放方面非常专业,她们也得到了很实用的建议和反馈。同时,这件事也带给了刘苒一定的启发: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业领域,一个人可能很难在行业与行业之间切换(除非是在支持部门,有技能的通用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专业,了解专业间如何相互配合,产生更多的协同和共鸣。”


围城内外与自我觉醒


刘苒说,“四大”好似围城,“外面的人拼了命想进来,里面的几乎每个人又都想出去,仿佛是一种执念。”刘苒对于职业的转换相对慎重,尽管工作之余也会看看市场的变化和外界的机会,但多数情况下,她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判断自己的专业方向是否有跑偏——“希望能够更好地寻找自己的市场定位和价值,对自己有更清晰和更清醒的认知”。
 

刘苒也有过纠结的时刻。此前她曾拿到某大厂战略投资部的offer,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她找了自己的mba职业导师以及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交流。通过与导师、同学的交流,她意识到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正在被深度挖掘,同时也更加看清了眼前的路。机遇与转折并存,在“去或留”的讨论中,刘苒逐步发现在kpmg金字招牌的光环之下,还有一个作为个体的“我”,她感知到自己在逐步实现个人价值的传递,“可以说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吧”。


 

陈春花老师曾讲道,“做足世俗最高的要求,快速满足基本条件,坚持并回归自己的长期目标。”这句话曾留给刘苒深刻的印象。刘苒最终放弃了offer,她说:“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方向。”如今的她,带着此前对自己内心诉求与目标的深度剖析更加坚定了未来进一步在咨询领域发展的方向,即使在同样的组织框架之下,她也会有一个全新的全面的思考和认识,去承担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