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21年11月14日,由北大国发院职业发展部联合mba中心主办“bimba职业导师项目四周年暨2021年职业导师节活动”在承泽园举行。本文根据职业导师项目发起人、北大王宽诚讲席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教授的现场分享整理。
北大国发院mba项目每年的导师节都让我特别感恩。当初发起这个项目,我并没有想到它能如此快地成长起来。启动职业导师项目的初心,主要缘于我希望给两部分人一个机会:一部分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就是保持“逆生长”,需要年轻的伙伴,以来带来逆生长的参照。年轻人的朝气和进取心最能唤醒人的逆生长;另一部分是年轻人,他们也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是对未来早做规划。为此,年轻人可以向优秀的长辈汲取人生经验。
因此,mba导师项目的初心就是让现在优秀的人与未来优秀的人相遇,并且彼此加持,既给年长者一个逆生长的机会,又让年轻人看得到自己未来优秀的样子。
我很感恩项目团队的快速推进。我相信四年来职业导师的价值已经深入很多同学和导师的心里,不管交流形式如何改变,每对导师和学生相遇之后彼此的变化与进步也持续在发生,而且这种缘分很可能会持续一辈子。
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和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有关。这本书是著名免疫学家闻玉梅院士送给我的,作者是她的母亲桂质良教授。桂质良教授是中国首位女性精神病学专家和儿童精神与心理专家。这本书强调,人具有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能力。这引发我强烈的共鸣,人的成长在更大程度上的确是一个自我进化的过程。
基于此,在mba职业导师项目中,我认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导师能不能给我找到好工作、导师是不是非常资深、导师是不是可以让别人觉得我也很厉害,而是在陪伴导师的过程中,你去观察导师如何通过内在力量成为优秀的人,这又将启示你如何通过内在力量变得优秀。
这才是我们设立导师项目的真正目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找到内在力量推动自我持续成长?
一直以来我都很困惑,人成年之后该如何接受教育?我们很容易在未成年时接受他人的教育,长大之后却不太容易接受他人的教育。因为人成年之后,对事物会有自己的判断,不再轻易相信别人,会保持思想的独立。但实际上,独立的思想、判断和见解都是结果,在此之前,人需要持续地受教育。正如桂质良博士引发我共鸣的观点,人在自我持续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教育是一种挑战自我。
我发起职业导师项目之初最希望完成的任务,就是帮助自我持续成长与教育。
理解心智发展的层次
一个人的发展能力是自身最非凡的一种能力,也是自我不断适应变化的能力,我称之为“自我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个体成长和个体的心智发展。
我借用一个研究成果来具体分析心智发展的三个层次:
一是规范主导。真正想获得成长的人,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规范”。如果有年轻人说自己崇尚自由和与众不同,我会觉得他的心智还没有发展好。心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做自我约束和规范。如果一味追求自由和与众不同,那还是处在混沌、朦胧之中。人一旦成长,会意识到群体里更重要的不是自我而是团队。人类每一次巨大飞跃,都是源于团队的合作和组织模式跃迁。
二是自主导向。规范主导阶段之后,心智开始有能力发挥自主创造性,进入自主导向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开始形成自己观察事物的视角,不再是一个追随者,而是成为一个引领者,可以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心智进一步得到成长。
三是内观自变。也可以表述成“回头看自己”。前两个阶段是个体向外界看、从跟随到引领,第三个阶段回归个体内心,我们开始有能力看全局、看未知,甚至平衡各种矛盾。至此我们开始具有“智慧”,也就是可以兼顾、统合和平衡两种完全对立冲突的价值观。如果不能跟意见不同的人合作,可能说明你缺少智慧。当统合意见不同的人,让大家在一起发挥更大合力,人就开始拥有智慧。从某种意义来讲,“智慧”是心智能把握冲突、平衡矛盾,并且具备更大的包容能力。
对mba同学而言,挑战较大的是有没有能力在“内观自变”中获得成长,比如能不能用多重视角观察世界?这时如果有一位优秀的导师从不同视角与你对话,他带给你的成长,一定比你靠自己慢慢摸索出来更容易一些。我们职业导师制的设计,就是希望同学们借助导师的帮助,更好地实现“内观自变”。
还记得疫情刚发生时,我和同学们交流最多的就是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之后疫情反复,尤其国外疫情影响无法圆满解决,我也为此非常懊恼,但是我很清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堂,这就是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如果我们不接受它,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扩大。面对巨大的外部变化,更重要的就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智,并发现那些在变化中孕育的机会,否则只会让问题加剧。
认知未来已来的发展环境
我为什么认为“逆生长”特别重要?因为今天的社会是由“未来决定现在”。以前的社会是由“过去决定未来”,谁经验多,谁的成就和能耐就越大;现在是谁更年轻,谁就更有机会拥有未来。这是当下要面对的一个巨大改变。
我现在看很多年轻的老师,也和从前的感受不同了。从前我会拍拍他们的肩膀说:“不着急,慢慢来,看我熬到现在都几十年。”但现在我不敢说这样的话了,我都是很认真地对他们说:“我得向你们学习。”
“未来决定现在”,这绝不是一句文学语言。对比“所有过往皆为序章”,二者刚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所有过往皆为序章”,是指过往的一切决定了现在与未来;“未来决定现在”,是指未来已来,正在进行。因此,我特别希望导师们也珍惜学院提供的这个向年轻人学习的机会。如果我们对外界的认识不做调整,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明年是这个项目成立五周年,到时我的演讲题目可能会是《我们互为导师》。
当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心智发展能不能跟得上。有时候我确实觉得现代人活得很累,我们的身体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典型的表现就是眼睛离不开手机,但脑袋可能还停留在工业时代,想的都是过去的经验、能力、优势和成绩。因此,我反复强调要有新的意识、新的世界观和新的生存方式。
我用“触手可及的未来”来描述我们面对的上述现实,其根本性变化有四个:
1.新世界。直到疫情发生后,我们似乎才突然明白自己活在两个世界里,即线下的真实世界和线上的数字世界。我们刚适应这两个世界,又迎来了第三个世界“元宇宙”,即虚拟现实世界。接着又有人说,会送我们去另外一个叫火星的世界。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新世界,它生长和迭代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大家务必意识到自己原有的世界观要做调整。
2.新世界观。工业时代的世界观以笛卡尔哲学为基础,即“部分之和是整体”,在管理上表现为分工、分权、分利,如产业分工、社会分工等。但是今天我们发现,整体要远大于部分之和。
3.新理念。世界观的改变,使我们看他人、看社会、看自然的态度都和原先不太一样,但彼此又存在交互。如果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交互状态,就无法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
4.新领域。人类已知的东西非常少,但要面对的未知非常多。面对未知,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旧知识创造新知识,也因此,知识驱动新领域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的社会就是按照知识社会兴起的节奏在走。
“触手可及的未来”带来全新的现实,我们也需要重新认识如下四个概念的含义。
1.个体。个体价值在崛起,但一如德鲁克所言,“个体无所不能,却又百无一能”。个体如果只是独立的个体,只会“百无一能”,但与其他个体联合起来将“无所不能”。这是对个体非常重要的认识。
2.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权力。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把这句话放在今天,更加极致的表述是“知识就是命运”。当知识具有这么高的权力,我又想到亚里士多德说的“责任追随知识”,即你拥有这样的创造力,你更需要具备责任感。
3.商业。今天的商业几乎是所有创新的试验场,各种各样面向未来生活的尝试都首先在商业中被实现,所谓“元宇宙”的未知世界,也是遵循商业逻辑被呈现出来。可以说今天的商业既充满刺激,又至关重要,更是激动人心。
4.认知。我们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过去的东西非常迅速地被淘汰,新变化和新挑战层出不穷。这时,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心智能否成长和进化,否则巨大的变化只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很多人还会焦虑,或者对现状无所适从甚至对未来充满惶恐,或者陷入对未来的想象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内观自变”的心智模式,向一切变化学习并赋予其意义。
我反复强调并且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学习者掌握未来”,学习对自我内在心智成长有巨大帮助。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成为一个自我进化者,面对变化和挑战时能获得机会和成长。那些真正能理解外部变化的人,看到变化是兴奋的,反之则表现为紧张,后者就是自我进化的能力不够。
形成主动精进的好习惯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成长,又怎么理解成长中的自我进化?我一直在做关于组织管理的研究,研究那些具有价值创造力和领导力的优秀个体。我发现,成长一定源于内心深处突破自我局限的能力。不断跟现在的自己做斗争,这是非常重要的特质。就像跑步一样,你竭尽全力可以跑5公里,5公里是你的体能局限,如果完成6公里就是成长。只有当人真正触碰到自身的局限时,才有机会真正成长起来。
我去了戈壁之后才真正喜欢上玄奘。他花了17年把经取回来,又花了20年翻译经文,凭一己之力打开了人类望向智慧的眼睛,让学习者的内心可以安住在某处。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
我对自我成长最深切的感悟,是不要过多关注情境本身,要关注如何回应情境带来的挑战。比如参加戈壁挑战赛,大家不要太在意天气冷不冷、水够不够、会不会中暑,要关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你有能力回应情境挑战时,就是在成长。心智成长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把焦点放在成长本身,不要在乎能力够不够、条件好不好,要在乎今天的自己能不能比昨天更好,明天又能不能比今天更好。所以我很希望导师和同学们结对子之后,不要太在意各自的优势,而是把焦点放在彼此的成长上,这才有更好的收获。
如果你知道自身的局限性,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因为每次对自我局限的调整就是在重塑自我成长的边界。有时候,我面对自己的局限性也会感觉非常沮丧,比如我原本不太擅长演讲甚至讲课。但当我下决心当老师之后,我想的是怎么打破我的这个局限。通过高强度的练习,我把要说的每句话都写下来,并且熟记到任何一个同学向提问我都能回答。这样坚持练习两个学期后,就有了现在你们看到的样子。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突破自我局限性实际上是在重塑自我。
当我们谈论“成长”这一概念时,不是要去管理外部世界,而是要去管理内在世界,管理我们自己,我称之为“寻求自我进化的基本方向”。唯有此才可以获得自我成长。
具体而言,自我进化如何实现?桂质良博士在书中写道,生命是不断损耗的过程,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提高生命质量有非常经济、高效的作用。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也建议大家让自我进化成为习惯,这是形成高质量生命最经济、最高效的办法。
要让自我进化成为一种习惯,我总结要具备以下五项精进条件。
精进一:忘掉自我。大多人都面临两个“约束”,一是已有的成功约束,它让人不敢尝试新东西,因为害怕失败;二是经验约束,经验证明你是成功的,所以你不肯放弃,可是世界会变,经验很难帮助你应对从未出现过的新情况。
精进二:心怀感恩与感激。正如爱因斯坦在其《我的世界观》里所言,如果你心怀感恩和感激,会愿意不断尝试更有价值的事。在这本书中,爱因斯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绪贯穿一生,就是他心怀感恩与感激之情。这本书也非常有助于理解人与科学、社会以及他人的关系。
精进三:保持开放。我们虽然经常表示自己的内心是开放的,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我们为什么对过去念念不忘?就是因为我们面对新的变化还不够开放。当然时刻保持开放也真的不太容易,保持开放的心态最重要的是能否欣赏当下。比如我们从朗润园搬到承泽园新院区,如果你愿意欣赏承泽园,会发现它有很多值得欣赏的地方。怀有这样的心态,你会感恩在朗润园学习过,也会庆幸来到承泽园。
精进四:面对现实。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完成自我进化,就是因为不肯接受现实,要么念念不忘过去,要么幻想未来,总之就是回避现实。我们的职业导师项目就是希望大家看到,能成为优秀的人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接受、融入和创造现实,并让现实变得更美好。
精进五:保持耐心。这也是桂质良博士给我的启示。真正的进化,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关注结果同时也关注结果产生的过程。职业导师项目面临的很大挑战之一,是两个完全不熟悉的人走到一起,原则上导师要陪伴学生一年,甚至我们希望这种陪伴持续终生。导师与学生如何能一起发现不同的世界和自己,然后在应对变化中成长?“哲学”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内涵,就是“哲学会给你惊喜、惊讶和变化”。我希望同学们和导师的相遇,也是从初次听闻时的“惊讶”,相遇之后的“惊喜”,再到彼此成长后收获“变化”。人生的意义也是如此,永续变化让人生变得丰富。
最后,我代表学院感谢参与项目的所有导师们,谢谢你们为此付出的时间、爱和承诺。
整理:何又夕 | 编辑:王贤青、王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