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隆重举行。本文为聂林作为北大国发院emba毕业生代表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北大国发院emba2016级的聂林,今天之所以敢于登上这个讲台,我想我的勇气来自于e16这个班集体,e16这个群体有两个突出的品质,一是爱学习,二是有情怀。在两年内全班同学公益捐款额超过450万元人民币,每一位同学都无私奉献,不仅为班级尽自己的一份力,更是始终铭记企业家的担当与使命,以自己的操守和大爱维护社会正义与温情。
既有社团组织“咖啡帮”发起创立的“一路一起”公益基金,也有“致力于改变”乡村小学“的艺术梦想教室”,还有“大手拉小手”,带领山东诸城马耳山艾东小学的师生走进燕园,唱响朗润,这些都向社会传递了北大精神、朗润情怀。我们还赞助国发院参加戈壁挑战赛和亚沙赛,并积极组织参与,取得优异成绩。
除了学习与情怀,e16还有两个值得骄傲的关键词,那就是包容和欣赏。
emba由一群年龄相差悬殊、行业背景不同、学习经历迥异、甚至价值观难以统一的几近各不相谋的人组成的集体,竟然在短短的两年学习生活中成为一个包容和谐的大家庭,彼此欣赏,相互尊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对人际之间的交往有这样一段刻画:“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自身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由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这也恰恰是朗润园的重要基因,
汪丁丁老师在《我们一起成长,在朗润园》一文中,对朗润园文化基因的形成有一段论述:“与利益无涉的纯粹友谊,由这样的深层情感纽带所结成的网络,今天被称为“精神共同体”……多年来,我们在朗润园里结成的社会网络,不论它有怎样的名称——学术共同体、教育共同体、教育科研共同体……它的基本性质是情感的。”
“于是,朗润园成为青年们心目中的一方净土。这样的文化氛围,使自由成为一种现实可能性而不在仅仅是一种逻辑可能性”。
20多年来正是由这样一群有着这样共同品格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朗润园里营造着以精神共同体为理想状态的社会网络,并有能力持续复制朗润园内外的人与人之间行为预期的一组要素”,形成了朗润园以人品与学品兼顾、传统与创新兼顾和以公共政策基础为主要研究领域的文化基因。使得朗润园得以保持这样的文化品格,足够开放的学术传统和强大的学术优势。也使得我们emba真正以这个文化和基因为基础,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凝聚,真正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与之情厚,向上之心强”。
在此,让我们向朗润园的全体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蔡元培先生在一个世纪前就任北大校长时对学生提了三个要求:
一曰抱定宗旨。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二曰砥砺德行。故必有卓越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故品行不可以不谨言。
三曰敬爱师友。于师长“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于同学“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百年之后的今天,先生语重心长尤萦绕耳边,响彻百年讲堂,有幸置身此地,神受先生教诲,实乃吾辈之幸!
感谢北大、感谢朗润园、感谢bimba,感谢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在此一一列举的各位恩师,是你们共同构建的朗润文化的社会网络,让我们能够“身心相即,事上磨练之学”,以期领悟“知行合一”之真谛,进而洞察人生意义。最后要感谢我们的家人,是你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鼓起勇气,放下心中的羁绊再次走进梦寐以求的殿堂,求知、求解、求友,拥有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有机会成为“有能力欣赏更自由的人生”的人。
谢谢大家!
2018年6月24日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