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传承与创新-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文化

【课外活动】传承与创新------记北大国际mba中国文化交流活动


 文/马鑫

    2008年1月16日,北京画院王明明工作室画家、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中外名人文化艺术研究会学术委员、一级书画师温安泰先生,应ft06、ft07及bimba mba领导力俱乐部的邀请,与bimba06级学员一起于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致福轩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名为“传承与创新”――浅谈中国绘画艺术的文化交流活动。

    bimba mba(bimba)的教学理念是培养既有较高商业操作、管理才能,又有一定文化品位及社会责任感的高级经理人。中国的文化艺术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思想、情感及世界观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是世界了解中国特点、中国底蕴的主要途径。举办“传承与创新”活动,希望通过中国画了解中国文化,并透过中国文化深入了解中国。同时,本活动也起到了传承和发扬中国绘画艺术,增进师生、学员间沟通的目的。

    活动开始,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致词,对邀请温先生前来讲授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表示热烈欢迎。她代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表达了对即将毕业的bimba06级学员的殷切希望,望他们通过不断广阔、深入的学习,融会中西、古今的文化,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的新一代领导力。

    随后,温安泰先生就中国画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画的特点、近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以及自身对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等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中国画从最早的兽骨、岩壁刻画到后来的笔墨画,从简单的刻画图案到深入的描绘生活,从工笔画到写意画共经历了萌芽、演变、发展、成熟、兴盛和变革六大时期。其间,在兴盛时期出现了以苏东坡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在变革时期,绘画艺术又逐渐分为南、北两派。时至今日,中国画在继承国画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汲取不同画家、画派、画种的优点,出现百家争鸣、同放异彩的态势。

    古代中国画主要借助中国民族、风俗、宗教、地域等特点,描绘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并以工笔描写造型。中国画到了唐宋以后,不断演变发展出现了写意画,并从此开始了强调笔墨趣味,墨分五色,重神不重形、重文人画,贬低工笔画和院体画的时期。此外,中国画出现了具体评判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人物画出现了“十八描”。绘画从此不再仅仅是大自然山水虫鸟的复制,而是具有借物抒情的言情、言志之物。与西洋画不同,近代中国画在技法方面有点、厾、吹、洒、弹、泼墨、勾勒、渲染等手法。在题材方面,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种。

    中国画与油画的区别也非常明显。中国画讲究以线造型、书画为主、墨分五彩,而油画则以面为主,讲究色彩变化。在工具材料使用方面,中国画使用圆头的毛笔,以墨和水质颜料在宣纸上作画,讲究大空大白,而油画则用扁头油画笔用油质颜料在布或油画纸上作画,采用满构图法。此外,中国画在画完之后讲究题款、题辞、加印,而油画则没有这些工序。

    温安泰先生从12岁开始习画,至今已有48年之久。其间,温先生学习过版画、油画、水彩、水粉等,于1985年开始研究中国画,并以花鸟为主,其风格为兼工带写。温安泰先生不怕艰苦、寂寞与清贫,凭借着对艺术浓厚的兴趣和坚定执着的精神,通过三十年不断的拜师、学习、交流之后,在中国书画方面已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他并不满足与此,不断追求中国画的创新,创造具有个人风格特色的绘画作品。“泼彩牡丹”就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在这副画中,他兼收油画的光和色,版画的白与黑强烈对比的特点,采取油画满构图的方法,同时又讲究虚实关系,虚中有实,利用生萱的浸润感达到色彩间的和谐,以追求一种自然美感,以毛笔等传统绘画工具为主,加以板刷,兼泼带写,突出大的色块,使绘画产生最大的视觉冲击力。

    在活动的最后,温安泰先生亲自挥毫作画“富贵牡丹”,让在场的学生、老师亲见绘画创作全过程,以边画边交流的方式,使大家对中国绘画艺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将此画献给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