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鑫
12月27日下午,第五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第十一场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二层隆重举行。本场论坛主题为“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战略”,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助教授余淼杰主持,特邀嘉宾日本大学商学院李克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隆国强副部长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与合作持续发展,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但贸易顺差、贸易摩擦等问题也引起世界的关注。在经济全球 化的大趋势下,我国应该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贸易,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热切关注的话题。
盘点2007
2007年中国贸易额大幅度持续上升,贸易顺差继续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的出口企业及百姓生活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卢锋教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首先,他明确了顺差的经济学定义:顺差,狭义上讲,通常被理解为货物贸易的进出口盈余,广义来说,顺差是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经常项目的进出口盈余.在过去的十几年,无论是货物易的顺差还是经常项目的顺差,其增长幅度都是空前的。并且,贸易顺差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增长速度同样史无前例,从03年占gdp不到2%增长到今年约9%。gdp增长中近30%是由贸易顺差的增长所致。由此可以看出,gdp快速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在绝对的并且相对的超常增加。说明中国经济面临着不平衡问题的挑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 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的结构 2 近年来,储蓄额大量增加 3 汇率增加,但调整时间相对滞后。卢锋教授认为,这一挑战,短期内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增值会得到良好的改善,但是,从中长期来看问题仍然比较严峻。
主持人余淼杰提到,国际贸易大量顺差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很快。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李克教授认为,贸易顺差不减弱的趋势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与近来中国奉行的“世界工厂”战略密不可分,其次,区域一体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工业内部贸易,区域内分工格局的调整都是造成贸易顺差增加的原因,此外,还有以“单边”引进来为导向的贸易思想和购买力等多方面因素。李克强调,当经济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资产价格同质性的大趋势,使得人民币必然存在升值压力,但是升值速度和节奏应当有所控制。
同时,巨大的贸易顺差,必然会带来贸易摩擦。针对中国企业面临的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隆国强副部长表示,随着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贸易顺差会保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从国际经验来看,美、日、德等国家均如此。近四年,中国贸易摩擦进入高峰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来自贸易伙伴希望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中国贸易顺差增长的意愿。其次,是随着中国在全球市场上份额的增加,一些国家对已有国际贸易格局将受到巨大冲击的担忧。此外,中国出口商品大都具有“物美价廉” 的特点,低价格物品的出口很容易受到反倾销保障措施的伤害。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政府和企业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业界不少人士认为,为了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强迫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汇率。那么,决定汇率的真正机制是什么呢?卢锋教授结合自己近期关于实际汇率的研究,就此问题发表了以下观点。2001年发表在英国《financial time》上的《china’s cheap money》是最早谈论中国汇率偏低的文章。随后在2002—2003年间,国内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最初,大部分观点认为汇率提高仅仅是国外炒作,或是一种政治压力。直到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后,普遍认为汇率需要升值,并且只应小幅升值,不应大幅升值。小幅度升值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际压力造成,还是中国经济真正需要导致?这些问题,促使着卢展开了后续的研究工作。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观点,一个经济在快速追赶的过程中,由于可贸易部门的增长率远大于不可贸易部门的增长率,因此它终究会导致本币实际汇率的上升。围绕这一假设,经过文献及数据的考量,卢发现,从长期看,存在显著的证据说明人民币在93年以后是存在汇率升值压力的,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这一结论,正好符合实际情况。但是,此结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长期有升值压力不等于短期汇率没有波动,2 仅有趋势的判断,而如何认识,怎样从政策管理层面做判断和应对,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命题。
主持人余提到,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始终在人们的心中留有较深的印象。那么,金融危机是否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关?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贸易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李克教授认为,影响实际汇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1购买力评价 2一个国家在经济开放程度较高时,资产同质化增加。李认为,虽然对于区域一体化的形式存在一些反对的声音,但是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不可逾越的阶段。由于中国的产品处于中低档水平,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必然导致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处于劣势,因此,区域一体化与要素禀赋结合是可取的应对策略之一。
回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国际贸易开放过程中历经了非常关键的几步。建国初期,我国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来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发展,直到78年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国内政治动荡以及进口替代战略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等原因,我国开始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那时,人民币被人为高估,通过管制对外贸易实现将宝贵的外汇资源用在进口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实现出口导向政策的具体措施有:建立经济特区,吸收出口导向型外资;对出口企业进行补贴,鼓励出口,实现出口创汇。以此弥补外汇不足等缺口。这些措施,虽然在出口导向方面是成功的,但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改革开放初期,有来自国内和国外两大阻力。首先,政府内部决策者和百姓思想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其次,自清政府开始,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闭国锁门的状态,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对中国市场充满忧虑。但是,由于中国有大量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通过他们到中国内地投资并盈利的事实,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89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再次受阻,西方国家开始抵制中国,环境十分严峻。直到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提到“坚定不移的继续搞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对外贸易才走出低谷。随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始终奉行着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外部环境极其严峻。中央不得不采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方法来抵御汇率恒定对于中国经常项目上的冲击。同时,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因此,中国出口面临巨大的挑战。此后,虽然中国成功应对金融风暴,但是我们也付出了相应的政策代价。亚洲金融危机后,为防止汇率大幅度上升,我国采取了“钉子”汇率政策,直至2005年7月21日,中国汇率才改为浮动汇率制度。时至今日,这些措施带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仍不可小视。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承认,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不容否定的,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如何运用已有优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理运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将会决定中国未来的30年是否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中国从1986年申请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到2001成功入世历经了16年之久,加入wto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里程碑,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国的改革开放,由最初几个经济特区构成的点散式开放逐步升级,范围不断扩大,在经历沿海城市以及沿江城市相继开放之后,1999年实现了中国全面开放。1986年在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就之后,中国希望重新加入关税总协议(后称为wto),1993年进行入关最后冲刺,但由于当时国际上对于中国长期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仍持怀疑态度,加上申奥等政治因素,入关目标并没有实现。1999年,中国再次申请加入wto,由于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中国政府与wto成员国的长期谈判之后,最终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 接受国际规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实践证明,这一行为是正确、英明的。首先,中国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入世后中国农业的少量贸易逆差并没有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其次,从整体来看,入世后,中国经济正在历经最好的几年。那么,为什么在入世成功之前,国内有如此多的入世负面报道?首先,不得不承认,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看问题有“悲情论”夹杂在内,对接受世界规则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其次,刚刚过去的几年,正值中国入世后的过渡期,可能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的显现。但无论如何,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整体的拉动作用贡献巨大。实践告诉中国:只有开放,才能运用全球资源更好的发展自己。
在看到中国成功入世后经济方面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成功背后隐含的问题有所警示。90年代,日本经济曾经遭受严重的衰退,其主要原因有两点:1 日本经济采取政府主导2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产品专利技术大多从国外引进,这种做法虽然效率高,但是缺乏长期原动力,创新力不足。这些都对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启示的作用,即“拿来主义”在长期发展中不可取,中国应该在今后逐渐加强制度创新、产业产品创新,通过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动态的经济结构升级。
目前,“中国制造”的最大竞争力来自印度。中国与印度在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以下几个异同点:首先,二者都是大国,其次,两国都经历了类似的“计划经济”以及“开放转型”过程。此外,在经济优势方面,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经济优势在制造业上,而印度则在软件外包、业务流程外包(bpo)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大国来说,应该把基本产业全面发展起来。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印合作将不断增加,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提升,未来,中国制造业的过剩产能一定会向外扩张,与印度等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国家之间合作也必然增加。
近年来,“中国制造”被冠以“质量差”的恶名,追其原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由于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受欢迎度不断提升,国际上希望通过“质量问题”给中国出口施加压力,因此,“质量问题”具有特定的偶然性。同时,由于中国基本国情所致,庞大的就业需求市场致使中国不得不以丰富的劳动力换取国内稀缺资源。使得加工贸易、服务外包等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我们还要在金融、证券、高端专业服务等方面不断拓展市场,创立自身品牌,实现既有“价廉物美”,又有“价高物美”。
展望未来
在今后的5—10年,中国在对外开放策略上应当怎样走,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其基本方针策略无外乎以下两点:1 转换开放模式,由“单边”到“双边”2 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不断扩大市场化,降低政府主导力度。从欧美、日本等成功经验来看,“走出去”战略分为以下几步:传统贸易向国际贸易网络扩张(中国现处阶段),逐步参与、影响、制定国际工业标准,最终实现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走向国际贸易的核心是企业产品的“品质”。
如今,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其人均利润创造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并不理想。中小企业,在实行产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同时,同样可以利用比较优势占领市场。另外,“走出去”战略中讨论较多的并购现象,在过去的20年中产生了不可想象的负面效果,从已有的国际范例来看,能够长久留存的并购企业仅为20%,因此,并购不能作为首选模式。
展望2008
改革开放降低了中国经济的被动,在逐步实现市场化,不断创造宽松贸易环境的同时,比较优势得以较充分的发挥。并且,范围经济以及大国优势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向外扩张。通过不断学习,中国人力资本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以此看来,明年中国的经济将会延续良好的泰势。
从投资领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将保持在高位并有略有增长,中国对外投资也会继续快速增加;贸易领域,进、出口速度将会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的贸易摩擦会越来越多。
此外,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会刺激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