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解读报告会”——李玲:改革不能碎片化 -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政治/制度

“两会解读报告会”——李玲:改革不能碎片化


相关附件:
  • 李玲
  •  

     

    本文为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两会解读报告会”上的观点摘要:
     

    在演讲中,李玲很幽默地表示,与几位常委相比,自己更像是两会的旁观者。但通过各个传播渠道释放的信息,改革一词仍两会的重中之重。
     

    与往年明显不同的是,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思路有重大变化。过去的改革似乎更侧重于引导大家该干什么,而如今的改革更侧重于“法无禁则可为”,即“负面清单”的管理。这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都是非常理想的模式,但这种模式有一个重大前提,即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合理。

    李玲表示,如果没有完备而且合意的法律体系,简政放权容易回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老循环。
     

    比法律更重要的是制度,改革从本质上就是不断完善和修正我们的制度。李玲特别指出,我们不仅要建设好的制度,更要好好执行。比如预算制度,政府打造阳光财政的方向很好,但执行上明显还存在问题。每年的预算都应该在年前批,而我们总在3月的两会上才由全国人大审批。李玲说,这岂不意味着我们前三个月没有预算么?
     

    作为医改专家,李玲在演讲中还特别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分享了她对改革的思考。
     

    李玲表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特别讲到要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而且有明确的亮点。一是新农合不断推进,从2003年的8亿人没有保障,到如今全民得到保障,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二是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从去年的280元提高到320元,已经是当初补助标准(30元)的十倍之多。应该说,政府的这剂药方开得很有力度,但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大家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因为还有公立医院的改革问题。
     

    李玲表示,改革就吃药一样,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跟着感觉吃药,而是要真正对症,即首先做到制度正确,然后才是操作层面的问题。
     

    李玲指出,新一轮的医改从2009年到如今,政府已经投入1万多亿财政补贴,但为什么老百姓还是怨声载道?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因为老百姓没有得到真正的红利,真正危害医患关系的利益链还没切断。如今的医改只改到了县医院的层面,大的公立医院都还没改。这就像朱镕基当年治理部队经商一样,如果当时不是一刀切地规定所有部队不许经商,而只规定师级以下部队不许经商,部队经商的问题肯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李玲说,医改也是一个道理,只杜绝县级医院的商业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政府绞尽脑汁,破除了公立医院的“以药养医”,他们很快转向“以器材养医”、“以检查养医”,因为医院和医生仍然面临创收的压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首先要做到制度正确,金砖五国只有中国看病不是免费。当然,免费不是一分钱不花,而是负担很有限。
     

    展望未来的改革,李玲表示,改革一定要让思想先行,制度先行。我们究竟要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政府究竟应该干什么,不干什么,都要想得很清楚。否则,我们整天改来改去,搞得大家都忙来忙去,最后事情做得不对,再忙也没有价值。
     

    李玲教授最后说,我们都谈中国梦。在她的理解中,中国梦的第一基础不是财富,不是人人有车有房梦,而是人人健康,社会健康。人的包括身体与心理的健康,社会健康包括人际关系与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健康。
     

    2014年3月16日,在两会结束的第一时间,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特别举办“两会解读报告会”,研讨中国改革的当前热点与长远方向。更多嘉宾观点,敬请关注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微信订阅号bimba-pku
     

    出席研讨会的发言嘉宾如下:

    林毅夫: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常委
    蔡昉: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
    贾庆国: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
    李玲: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徐建国: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刘二海: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校友、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
    宋国青: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