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习近平apec论"新常态"有何深意?-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卢锋

新华网:习近平apec论"新常态"有何深意?--专访北大国发院教授卢锋


相关附件:
  • 60372639
  •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王秀琼、顾钱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伴随“新常态”的新机遇和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常态”等问题进行阐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分析称,习近平系统阐述“新常态”意在引领预期、凝聚共识,预示中国短期内仍将“稳”住宏观经济政策。

    “谈‘新常态’发出的一个信息是各方面需要调整思路,不要再假设‘政策是跌出来的’,等待马上再来一轮刺激。”卢锋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明年基本方向还是宏观政策要稳,坚持改革调整优先,同时继续稳增长。”

    “新常态”最初是西方企业家精英对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状况的描述,近年学界多用这一词语讨论国内经济走势。中国领导人今年5月首次提到“新常态”,表述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引人注目。

    “以这个‘洋为中用’的概念来概括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特点,的确有契合贴切之处,也表现出决策层在分析形势和表达决策思维时更为自信和灵活务实。”卢锋告诉记者。

    卢锋认为,和以往只用一两句话提及“新常态”不同,习近平此次对“新常态”的表述更为系统和具体,传达了三方面的内涵:

    一是用“新常态”概括了中国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新表现,二是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派生的新机遇及其总体合意性,三是直面“新常态”伴随的挑战,并表示将力推改革适应“新常态”。

    中国领导人之所以在apec会议这一重要国际场合用较大篇幅论“新常态”,卢锋认为,其中原因之一,与国内外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解读分歧增大有关。

    这些解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认为目前经济形势“很危险”,因而要加大刺激力度;另一类认为目前形势是外部经济增速普遍走低拖累的结果,与国内自身因素关系不强;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走势总体呈现的变化是合规律的,同时也是释放和化解早先宏观失衡累积矛盾的过程,需要在稳增长的同时坚持改革调整优先。

    卢锋表示,习近平此次论“新常态”意在引导人们更多从积极、务实和全面的视角看待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

    “这对各类市场主体准确理解、预测中国高层的宏观经济决策思维和政策走势,通过主动调整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变化,无疑具有重要而权威的意义。”他说。

    另一方面,习近平在充分肯定出现“新常态”的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清醒指出面临伴生的问题与潜在风险。卢锋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决策层观察形势的客观和务实的态度。

    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也在经历化解多年累积失衡因素的“阵痛”过程,包括挤出产能过剩的“水分”,去掉房地产“泡沫”,减控银行和债务部门“杠杆”等等。

    他认为,习近平对“新常态”的最新阐述与十八大以来决策层经济管理的总体理念一致。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但领导人并未提到刺激,而是多次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应对形势变动要有定力。

    “这个‘稳’字背后有深意,体现了对经济运行自我修复、自我调整规律机制的认可和设定,体现了一种市场经济的理念和哲学。”卢锋说,“在面临失衡调整的形势下,经济增速适度回落是市场调节机制发生作用的必然产物,不宜稍有动静就动辄大手刺激,那样可能带来更大问题。”

    习近平在此次演讲中指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对此,卢锋分析认为,“新常态”下,要保持可持续长期发展、消除宏观失衡因素,都需要力推改革,一是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二是要素价格的改革,包括利率、汇率、土地制度都需要改革。

    “这些改革都不容易,需要着力推进,甚至需要找准适当时机后‘临门一脚’。”他说,“力推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市场化改革,无论对于长期增长潜力释放,还是对于根治宏观失衡,都是难以回避的必修功课。”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