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周其仁在2017年12月20日举办的第36期【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上的发言。论坛上,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携新书《激荡十年 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与北大国发院师生见面,并发表了题为《当代企业变革史与我的写作》的演讲。其后,周其仁发言谈他的读后感。
今天就是围绕这本书,听晓波演讲。要我发言,就讲几句阅读的感受。这是一本好书。最让人欣赏之处,是作品所展示的那种观察与解析能力,对近十年中国市场与企业波澜壮阔的变迁,作出全景式精彩记录。题材重大,话题严肃,不过读着读着,有几处能让你笑出声来。咱们不妨一起来体验一例。
好书让你笑出声
第41页写吉利收购沃尔沃。听这一段,“李书福总能把出人意料的欢乐带到谈判桌上。一次与工会谈判,现场气氛很紧张,工会代表问李书福,你能不能用三个字形容你为什么比其他竞争者更好?与会的福特高层为李书福解围:这怎么可能?做不到。”“‘我可以。’李书福双手一摊,用蹩脚的英语大声说,‘i love you’(我爱你!)工会代表笑颜陡开,气氛顿时缓解。”如此场景,读一遍就像刻下了一样,不用记也忘不了。
当然吉利不是靠李书福的这三个英文字,才收下体量、声名远大过自己多少倍的沃尔沃。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公司严重亏损,是基本面。但当时参与竞购的,还有他国对手。为什么最后如了李书福之愿?晓波在书里的夹叙夹议,可圈可点:沃尔沃作为全球汽车高端品牌,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都有很好布局,唯独在中国市场只占6%。形势比人强,欧美日市场受金融危机拖累一蹶不振,中国汽车市场又正在发力,沃尔沃卖给吉利,首先相中的应该就是中国市场这片“大水”。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鱼不大,但在中国之水里活力四射。看来注定要写进世界汽车史的这档购并案,当时的相关各方都相信“水大终究鱼大”。
“水大鱼大”有来历
如晓波刚才演讲时所说,“水大鱼大”这四个字,是今年4月在杭州时我对他说的。当时他出题,限用一个词概括2008年以来的中国市场与企业。好难的题目。不过天下难题,常常内在就包含着答案,我不过抢先说出来而已。本来后面还有几句话,没来得及讲,会就散了。今天我要补充交代一下,“水大鱼大”是我用中国话说的,但作为一个推理逻辑——市场大就有机会出大企业——可不是我的发现。谁人的发现?罗纳德·科斯。
1937年,科斯在他那篇讨论企业性质的论文里,引用过他老师的一个比喻,说市场就像海洋,而企业就是海洋当中大大小小的岛屿。这里面的经济学问题,是市场本身就可以平衡供求,那为什么还存在大大小小的企业?科斯的答案现在大家都知道,市场有交易费用,而企业正是可能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组织。再推一步,如果市场非常大,交易费用也一定巨大,那能够节约巨量交易费用的组织,还不是巨型企业吗?是一等一的经济学思维。不过那个比喻却不够好,企业是人的组织,是有机体,不是岛屿那样硬梆梆的物理存在。于是我斗胆改了一改,水大鱼大。
水大不假 水浑亦真
大水大鱼十年激荡,晓波给出淋漓尽致的演绎。读毕全书,我的感受是水大不假,鱼大精彩,可我们这潭转型之水,从某个角度看,也真够浑的。回头数,“非正常伤亡”的企业和企业家,偏多到令人扼腕。翻开本书第一章,“2008 不确定的开始”,只几页就跳出一个黄光裕的故事。他是国美的老板,当时开了1300家门店,有30万员工,年销售额500亿。是年10月,黄光裕位列胡润财富榜第一名,不料到11月就“出事”了。本来水中之鱼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很常态。但黄老板犯的事,既不是销售业绩坍方下跌,不是债务杠杠过高,也不是经营不善、团队内讧,而是刑事罪——操纵股市、腐败官员。一个做电器大卖场生意的企业家,行贿国家公安部部长助理、最高法院副院长,在超级保护伞下操纵股市。
水浑鱼必杂。你看黄光裕,当然是一个很有本事的老板,他要是对市场没感觉,或者有了感觉也不敢搏、或者敢搏也没有组织能力,怎么做得成1300家门店、500亿销售?不过横看竖看,黄先生还具备超出企业家胆略和才能以外的“胆略和才能”,而恰恰是那些超企业家的能力,成了他日后的命门。
水浑鱼杂,究竟谁是因,谁为果,不容易辨清楚。出事的鱼可以怪水太浑,不适应怎么生存。可是水浑成这等模样,胆大妄为之“鱼”,怕也是有“贡献”的吧?十八大反腐加力,我听到的一句经验之谈是,“最危险的一句话就是‘大家都是这样的’”。中国的市场之水,连同建立于其上的文化、体制和舆情,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流动着、变迁着。一个时间、一个场景下“大家都是这样的”,甚至以此为荣、以此为傲,过一段时间、翻一篇场景,就是过气的、丑陋的、甚至有罪的。法不责众固然是一种状况,但时过境迁,还玩那些曾经得手一时的招数,危险就大了。
一路看下来,激荡年代留给企业界的那些个教训,我以为是本书的一项贡献。读到第10章,“2017 新中产时代到来”,让我们看到中国市场一面是水更大、潮更急,结果大鱼尽出、英雄四起;另一面,又怪又杂的现象也远没有绝迹。其中一款戏码的主角贾跃亭,两年前还在场面宏大、镁光灯聚焦的“为梦想窒息”招牌下激情演出,现在却让他的供货商和其他债权人在乐视大厦门口,讨债不得而愤怒不已。贾先生自己呢?“有网民戏称他终于闯过了人生最大难关——中国海关”,躲在大洋彼岸声称“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人尽责到底”。别的留给时间去审判,单这副“老赖”之相,不要说根本不能与当年同样遭遇债务危机的史玉柱之大将风度相提并论,连上文提到十年前出事的黄光裕,也大不可比。黄光裕至少没坑过那些小债权人吧!
希望降低牺牲率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进步,就等于一切方面每时每刻都在进步。激荡的大国现代化进程,在整体进步当中,包括固守旧则,也包括花样翻新、实质未变,还可能包括某些回光返照、借尸还魂。这些年观察中国经济,让人蛮纠结的一个现象,就是低头细看,永远是问题成堆;过五年十年回头一看,中国进步惊人。所以,行家之见,年度预测防看高,五年十年防看低。个中之迷,怎么破解?我看有一条,那就是咱们中国就靠人多,倒了一批冲上去一批,再倒一批,再冲一批,跟战争年代差不多。微观上企业一批批倒,宏观上加出一个全球经济第二大。抽象说一句,就是高牺牲率换得高增长率。现在有个时髦词叫迭代更新,中国经济在激荡中快速迭代。
看未来,大家都有愿望和理想。我的愿望,能不能牺牲率降低一点,特别是企业和企业家的非正常死亡率,多降低一点。我们国家历史上小农经济当道,把人组织起来从事大规模的现代化经济,非常不容易。任何组织、管理能力,都是中国现代化的稀缺资源,“省下的,就是挣下的”。那要靠环境改造与企业家个人修炼,也就是水和鱼,两方面一起来努力。
这是我读这本书的一点感受。谢谢吴晓波先生,也谢谢各位。
(北大国发院张彤根据录音整理,经本人审阅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