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凤琳
中国人民银行周六宣布,决定从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9次、也是2003年以来第14次上调。
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3.5%,创下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央行称,此举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此次上调,将冻结银行体系资金超过1800亿元。经过年内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比年初提高了4.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超过万亿元。
专家指出,为缓解货币信贷扩张、稳定通胀预期,下一步货币政策还将继续通过小幅加息和加快汇率升值步伐等手段进一步紧缩。
央行日前公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当前流动性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工具,同时逐步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数据也显示,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8%,比8月反弹了近0.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央行主要通过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准备金率和定向央票等手段,基本回收了外汇占款投放的绝大部分流动性。不过,为缓解因中国石油(37.05,-1.13,-2.96%)发行申购造成的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10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向市场净投放资金1618亿元,其回收流动性步伐被打乱。为加大公开市场力度,近日1年期央票利率陡然大幅提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对此指出,央行此举旨在回笼更多货币。另一方面,按照前低后高的特点,四季度我国贸易顺差仍将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商务部预计,全年贸易顺差有望超过2500亿美元,这意味着四季度平均每月顺差增长将在200亿美元以上,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货币量还会继续增加。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同时,作为回收流动性的得力工具,准备金率再度提高在情理之中。
自8月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三次要求商业银行用外汇交纳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人士表示,这一机制今后有望持续下去。这意味着不少商业银行需要购买外汇来交纳准备金,有助于降低外汇储备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