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职业发展高管导师项目(executive mentor program for mid-level managers)是bimba为在职mba学生量身定做的职业辅导项目。在职mba学生通常担任企业中层管理工作,担负工作、学业、生活的多重压力。如何帮助他们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获得与各行各业的高层管理者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结交更多的良师益友是bimba关注的重要课题。自启动以来,高管导师项目邀请到重量级嘉宾为学生的职业发展答疑解惑,活动选题准确精到,形式灵活多样,讨论有的放矢,获得在职mba积极而热情的评价。
2012年2月至4月间,职业发展部聘请在著名国际金融机构担任总经理的刘老师为高管导师。刘老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担任联合国总部同声传译译员,之后曾在中金、摩根大通及中国银行等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在两场专题讨论中,刘老师和mba学生探讨了中层经理应该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并专门和女生分享了职场女性发展的经验。
活动一:突破中层经理发展的瓶颈
这是2月的一个周末,春寒料峭。来自pt2010和pt2011班的mba们在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重新团聚到朗润园,围坐在一起,期待着与嘉宾的畅谈。在一起享用了美味的匹萨后,大家亲切地叫起了“刘老师”,而讨论立刻进入了正题。
选择职业要看“大势”
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该如何选择职业呢?刘老师本人做过翻译,做过律师,最终走进金融行业并担任高级管理者。光鲜的履历背后,她是在顺乎天意一路走来还是在沿着自己的既定路线前进呢?刘老师提出“对命运的安排,不要抗拒”,有时看似“误入”了一个行业,但结果却可能是走上了正途。她同时建议mba选择职业不妨放眼行业大势。在朝阳行业,如教育、养老、医疗和环保等行业,发展的潜力更大些,机会也多;而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受限制。又比如,一些当初冷僻的专业,像考古学,如今却可能潜藏着巨大的创富机会。中国收藏品市场蓬勃发展但又乱象丛生。如果有人是真正的专家,既懂专业知识,又懂金融,做起收藏方面的咨询师岂不是机会多多?另外,世界经济的周期性也值得关注。
当然,选择职业也要向内看:看自己的兴趣在哪里,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成年人选择工作,还要兼顾家庭成员对生活的整体要求。
“人心都是肉长的”,中外同理
众多跨国企业一向彪炳员工间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原则,然而老板到底提拔谁,真地就那么公平么?刘老师在听了学生的若干职场故事后,给出了过来人的观察和总结。其实,外国老板也和中国人一样,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管理者本能地喜欢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适度地与老板一心一意是会给自己加分的。当然,企业处在现实的竞争环境里,经理人的工作业绩从来都是被提升的重要砝码。
身处职场,人们往往都会感到下属的出色表现是自己的威胁。而刘老师则从高层管理者的角色出发,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如果你的岗位没有合格的接替者来做,那你就无法被提升。”所以,想发展自己,就得懂得发展下属,放手培养接班人。这对大多数与会的mba来说,是个全新的考量角度。
当“中管”成了高管
刘老师以为,中层经理人更多地直接介入工作,既管人又管事,易于控制节奏。而高层管理者更专注于带队伍、管人;客观上说,这确实增大了被架空的可能。许多中层管理者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晋升为高层管理者,然而,恰在此时,在角色转换上出现不适应,摔了跟头。高管做事,需要学会授权,学会放手,不可遇阻代庖,也不可隔山打炮。
刘老师开玩笑地说,自己的办公桌上总是放着两种东西,各有各的用:巧克力糖和面巾纸。如果下属有好消息分享,那不妨吃点巧克力,以兹鼓励;如果有人受了委屈哭一哭,面巾纸就派上了用场。管人的重点在于学会沟通和交流,待人要公平、坦诚,这都对高管的情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世易时移,“不怕改变”,扩展视野
退回到十年前,刘老师曾经为找不到一位既懂a股市场,又懂国际证券市场,同时中英文俱佳的候选人而头疼;而到今天,这样的人才在中国市场已不再如此罕见。刘老师鼓励mba成为多面手,适时地发展自己的第二专长。今天,“很多职业都是新出现的”,这对候选人的资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赶上时代进步的速度。同时,不要太害怕改变工作。不过,变换工作要有眼光,最好“不去找竞争太激烈的地方”,刘老师提醒大家。
扩展人脉也是经理人的重要一课。在刘老师看来,参加公司培训也是结交朋友,扩大知识面,了解公司不同业务的大好机会。
活动二:直面职场女性角色
4月7日傍晚,刘老师应邀再次来到朗润园,与mba女生们分享经验,探讨女性如何在职场发展自己,以及如何处理好生活工作平衡的课题。
一开场,刘老师半开玩笑地说,自己三十五岁以前“不把自己当女人看”,而随着人生阅历逐渐丰富,深刻地感受到不应失去做“女人的天性”。刘老师曾在纽约华尔街做律师。她愉快地回忆起当年在华尔街工作时,参加由一位摩根士丹利的“女强人”组织的女性午餐聚会的情景,“大家那时也是谈父母,谈子女教育,甚至是谈穿衣打扮,很亲切,很随意,很像我们今天的聚会”。
做“女强人”的基础是独立
身披金融界成功人士的光环,刘老师总是被别人冠以“女强人”的称号。从最开始的不愿接受,到后来的“叫就叫吧,那又如何”,她渐渐认同了这个称号,也认同了称号背后的所以然。刘老师如此定义以“女强人”为代表的独立女性:“新时代女性要求独立,而独立女性指的是思想独立,能力独立和经济独立的女性,其中经济独立是基础。”独立一词涉及众多职场女性的生活原则,也是走向事业成功的基础,mba们对此一致赞同。
“起跑线”概念是可以被抛弃的
有同学提出工作的现状是得非所愿,愿非所得,还有人已经积累了多年的行业经验,虽然想换行,但又因成本高而不愿放弃。对此,刘老师希望大家抛弃“起跑线”这个概念:向前发展到底能走多远,关键取决于用什么往前跑,----是能力、时间和精力,而不是从哪里开始。
人生的高度与选择
刘老师向mba女生们提出了“人生高度”一词。成就人生的高度,是发奋努力和善加选择的结果。“当大家说成功50%取决于努力,还有50%取决于机会的时候,我们得明白,那属于机会的50%其实是说取决于选择。” 选择牺牲事业来成全家庭?选择坚持做别人眼中的女强人?选择放弃奋斗多年的行业从头再来?选择是门艺术。
做选择不易。首先,要分析自己的现实基础,抓住自己的优势,这些都是财富,不要低估自己;其次,选择是自己的,不要因为他人的话而轻易改变决定,可以征求周围人的意见,但做决定的必须是自己;还有,做选择的时间别太长,不要彷徨,做下去就别回头,条条大路通罗马。刘老师说,其实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大抵是由我们三年前的选择决定的。
既专业又淑女,鱼与熊掌得兼
“在职场中,如何既保持淑女形象又保持专业水准”,没想到刘老师不经意抛出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探讨。传统的道德标准像潜规则,制约女性的职场行为----要保持风度,要不能拒绝,要不发脾气。对于男性,标准就宽松许多。在男人的世界里打拼需要一些技巧:别太好强,“要懂得示弱”;不要随意应允别人的请求,“说yes要比说no更慢”;别忽略女性的优势,可以通过伙伴间的配合达到优劣互补,“拿自己特有的东西去换自己没有的东西”。
mba们主动分享工作中的情境和案例,结论也在讨论过程中浮出水面。粗鲁言行必须杜绝,这是公认的职场基本行为准则。所谓“专业”地做事,指的是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态度,跟性格没有直接关系,“这是对事不对人的。”刘老师建议女生们不必刻意改变自己的性格,因为那恰恰是个人独特魅力所在,在职场中表现得专业又淑女,二者可以兼得。
学生感言
高管导师活动安排在周末学生下课之后,虽然每次时间不长,但讨论中频频闪现出的新鲜观点却让mba们受益匪浅。活动之后,学生们纷纷发来邮件表示感谢,还有学生将自己的当堂笔记群发分享。
“感谢刘老师,感谢所有人的分享和评论,我从中得到许多启迪,----这是活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刘晓丹
“高管导师活动启发了我们的思路,讨论发人深思。”
------章晓瑛
“今天我们课间还在讨论上周的高管导师项目活动,的确收获很丰富。主要有两点收获:第一是要敢于尝试新的领域,不要怕清零;第二,要把自己与职位分开,这样才能心境平和。”
-----李卓然